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11月20日,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赴石河子戈壁印象文化旅游园、艾青诗歌馆、22-2社区雷锋精神传承馆挂牌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实践基地领导,新能源、储能专业2024级1-2班学生参加仪式。仪式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为基地校外导师颁发聘书,构建起“校内教师+校外专家”的双师指导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卿涛指出,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对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打破课堂边界、拓展教育场景,推动思政教育与兵团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地感知中传承红色基因、在躬身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雷锋精神传承馆的夏中华书记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纽带,建立馆校共建长效机制,通过多样形式推动雷锋精神转化为学生行动自觉,助力思政教育走深走实,打造传承红色基因、融合兵团精神的育人示范阵地。

挂牌即开课,实践见真章。仪式结束后,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共同走进实践场地,通过实物展品、场景复原等载体沉浸式感悟兵团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庆华在艾青诗歌馆现场教学时指出,艾青诗歌的家国情怀与兵团精神一脉相承,是近现代史教育生动教材。现场教学打破课堂边界,以诗歌与历史交融深化认知、筑牢担当,让学生在行走课堂中感悟初心、锤炼品格。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何雨薇说:“走进雷锋精神传承馆,实物与史料让思政课具象落地,鲜活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应当以场馆思政课堂为载体,深悟精神内涵,以学促行、践行初心,传承雷锋精神,践行青年担当。”
此次集中挂牌是学院拓展思政实践阵地的重要举措。学院后续将在石河子及团场区域内拓展更多实践基地,逐步构建多领域、全覆盖的思政实践教学网络,推动思政教育与地方资源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

图/文:曾木 潘新仿
编审:卿涛
终审: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