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07-27
7月13日,石河子大学兵团精神研学实践团从石河子出发,穿越天山山脉、阿尔泰山,沿着额尔齐斯河的河水一路走来,行程四千多公里,奔赴戈壁母亲展览馆、小白杨哨所、孙龙珍烈士纪念馆、马军武哨所和钟槐哨所等地,通过现场讲学、参观学习、讲座互动、调查研究等形式,开展“大国边疆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传红色基因 铸边关情怀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
走进界碑,才能真正读懂边关;走进边关,更能感悟使命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走进小白杨哨所,感悟戍守边疆的家国情怀和“扎根边防、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兵团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赵艳在小白杨哨所为同学们讲述了一堂题为“在每个大学生心中种下一棵小白杨”的思政课,讲述了边防战士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用忠诚守护祖国边疆的感人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小白杨的故事,亲手抚摸那棵象征着边防战士的白杨树,从中感受那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蓬勃力量。
课程最后,师生们共同唱起军旅歌曲《小白杨》,嘹亮的歌声在哨所久久回荡……团队成员黄正悦感慨道:“我们要像小白杨一样,长期地坚持下去,在各行各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
敬戈壁母亲 育家国情怀
“戈壁母亲,我生命的明镜,你的爱使我明白了担当与使命……”
以“勤、忠、俭、容”为精神内核的戈壁母亲文化,是兵团文化、兵团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对中国革命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第三届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获得者、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许丹荔,在第七师一二六团戈壁母亲红色记忆展览馆讲述了一堂题为“母亲孕育希望 英雄孕育伟大”的思政课,使同学们深度了解兵团精神和戈壁母亲文化。大家现场聆听、切身体验、沉浸其中,以讲促学、以观践悟,激发情感共鸣,使兵团精神入脑入心。
团队成员郭林鑫动情地说:“70年前,一群青春少女毅然决然来到了新疆,她们在这里生根发芽,孕育希望。70年后我们来到了这座纪念馆,从她们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努力成长,为祖国奉献青春。”
筑强国之梦 扛复兴大任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
走进军武哨所,一个哨所、一座界碑、一条界河、一座大山和一片无垠的戈壁,感受“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铮铮誓言,都使师生们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罗静现场讲述了马军武“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思政课,使同学们感悟戍边人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真正领悟到什么是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冲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团队成员刘冲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坚定信念,敢于承担,不怕困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兵团精神,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强国防意识 做戍边新人
“我们愿意成为边境线上永不换防、永不转业、永不挪位的生命界碑。”
在木扎尔特河畔,汗腾格里峰脚下,素有“万里边关第一哨”之称的钟槐哨所见证了一代代护边员的坚守。在七十四团戍边展览馆,师生们参观了千年烽哨、兵团建哨、边境前哨、钟槐哨所、爱国忠哨等多个展区,直观地感受到一代代戍边人所秉承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军事理论课教师张婷婷讲述了题为“你用热血守护边关 我以青春致敬英雄”的思政课 。团队成员景清雅表示,通过老师的讲授,大家深刻体会到军垦战士屯垦戍边、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感受到戍边人的艰辛与伟大,这是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传承兵团精神的重要一课。
思政课,不再局限于教室的一方天地,它行走于祖国壮美辽阔的山河之间,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未来,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把“行走的思政课”打造为综合性育人平台,使兵团精神在铸魂育人中彰显出更为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
文:许丹荔 罗静
图: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可克达拉市、小白杨市等地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团